最新公告:

新银河是诚信为本,市场在变,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...

新银河(中国)股份有限公司官网

咨询热线

400-123-4657

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资讯

崇尚低碳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《关于深入开展“美丽中国,我是行动者”系列活动工作方案》答记者问

添加时间:2025-04-12

近日,生态环境部、中央社会工作部、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、中央网信办、教育部、民政部、文化和旅游部、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等九部门联合编制了《关于深入开展“美丽中国,我是行动者”系列活动工作方案》(环宣教〔2024〕28号,以下简称《工作方案》)。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就《工作方案》出台的背景目的、总体要求、主要内容、工作要求等,回答了记者提问。

问:请问出台《工作方案》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?

答:2018年,生态环境部、中央文明办、教育部、共青团中央、全国妇联等五部门印发了《关于开展“美丽中国,我是行动者”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》,正式推出“美丽中国,我是行动者”品牌。全国各地积极响应,各项工作稳步推进,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得到广泛传播,公民生态文明意识显著提升,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。

首先,出台《工作方案》是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的重要举措。2023年7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,持续开展“美丽中国,我是行动者”系列活动,广泛动员园区、企业、社区、学校、家庭和个人积极行动起来,形成人人、事事、时时、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,为“美丽中国,我是行动者”系列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,同时代表着“美丽中国,我是行动者”系列活动得到了党中央的认可,成为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和认同度的响亮品牌。

其次,出台《工作方案》是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的迫切需要。当前,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、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,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、负重前行的关键期。新时代新征程上,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,更加迫切地需要全体公民的广泛支持和参与。2024年1月,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》正式发布,将“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”作为一项重点任务,提出“倡导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。持续开展‘美丽中国,我是行动者’系列活动”。

再次,出台《工作方案》是落实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现实需要。2021年,生态环境部、中宣部、中央文明办、教育部、共青团中央、全国妇联等六部门印发了《“美丽中国,我是行动者”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行动计划(2021—2025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,部署了六个方面主要任务和十个专项行动。目前,《行动计划》已过中期,在此节点出台《工作方案》,在系列活动的设计中融入“十四五”时期的重点工作和要求,并进一步优化、细化相关内容,有助于加速助推《行动计划》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。

问:请问《工作方案》的总体要求是什么?

答:《工作方案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,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,深入开展“美丽中国,我是行动者”系列活动,大力倡导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、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消费方式,广泛动员园区、企业、社区、学校、家庭和个人积极行动起来,形成人人、事事、时时、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氛围。

《工作方案》的主要目标是:到2025年,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,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并广泛践行,生态文化体系不断健全,多元参与行动体系基本建立,公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逐步形成,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自觉进一步增强。

问:请问《工作方案》中计划开展哪些系列活动?

答:《工作方案》围绕“一个主旨”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以及“六类主体”即园区、企业、社区、学校、家庭、个人,设计了六项“美丽中国,我是行动者”系列活动:

一是园区减污降碳宣传教育活动。支持和引导园区管理机构针对园区内企业积极开展生态工业、节能减排、循环经济、低碳环保等方面宣传教育。同时加强园区宣传平台建设,引导更多社会公众走进园区,广泛传播绿色、清洁、低碳理念。2025年底前,推荐一批生态文明宣教特色园区典型案例。

二是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开放活动。积极引导企业主动履行环境社会责任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。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,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宣传平台建设。深化环保设施开放,推动企业向公众提供更多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服务。2025年底前,推荐一批企业生态环境保护开放活动典型案例。

三是社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。鼓励以党员干部为核心、社区居民为主体,组建志愿服务队伍,发挥基层阵地平台作用和群团组织广泛动员作用,围绕社区居民关心的生态环境问题设计志愿服务项目和活动。加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培训。每年组织社区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展示交流活动。

四是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。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安排和共青团、少先队团课队课体系,持续指导推动各地学校开设美丽中国建设研学实践活动。每年开展中小学生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》假期实践活动。支持高校和职业院校学生社团开展生态环保社会实践和研究,每年对100个校园生态环境保护社团进行小额资助。

五是家庭绿色生活方式倡导活动。深入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。持续推进“美丽庭院”建设提档升级,带动农村家庭积极参与污水治理、厕所革命、垃圾分类等,助力建设美丽乡村。依托各级妇女儿童之家、儿童活动中心等阵地广泛开展垃圾分类、爱粮节粮等主题活动。

六是个人低碳行为习惯养成活动。引导社会公众积极践行《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》。每年举办生态文化论坛。持续开展“大地文心”生态文学活动、“生态书香”全民阅读活动、“青山书角”建设等。探索建立“碳普惠”等公众参与机制。每年开展“寻找美丽中国低碳达人”活动。

问: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《工作方案》的顺利实施?

答:为强化实施保障,《工作方案》提出四个方面工作要求。

一是加强组织领导。积极推动市县级党委政府落实具体责任,各级生态环境、社会工作、文明办、网信办、教育、民政、文旅等相关部门和共青团、妇联等群团组织明确工作责任,进一步强化部门协调联动。

二是加大支持力度。中央和地方财政为系列活动开展提供必要经费支持和政策保障,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支持,加强人才培养。

三是强化宣传推广。通过举办活动,加强主题宣传和典型宣传,不断提升品牌社会影响力。

四是做好总结评估。完善成效评估机制,组织开展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。总结典型经验,推广成熟模式,为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榜样示范和价值引领。

崇尚低碳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风尚

“一粥一饭,当思来之不易;半丝半缕,恒念物力维艰。”勤俭节约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。一段时间以来,全国各地以多项举措提升全民节约意识、倡导简约生活方式,绿色低碳的文明新风正吹遍神州大地。

“舌尖上的节约”成为习惯

利用微信群,对餐饮单位从业人员进行反食品浪费法培训;严格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是否主动提醒消费者防止食品浪费、是否诱导消费者超量点餐;在饭店醒目位置张贴摆放“适量点餐、避免浪费”等标识……在黑龙江省伊春市,一系列举措助推反食品浪费法有效执行、落到实处,让“舌尖上的节约”成为人们日常习惯。

推出“小份菜”“半份菜”,主动提供打包服务,对餐饮浪费加强监管……自2021年4月反食品浪费法颁布实施以来,厉行节约、反对浪费从道德倡议上升为法律规范,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深刻影响。

春风化雨、润物无声,培养孩子们的节约意识至关重要。在北京史家小学通州分校,学校定期组织评选“零米粒好少年”“零米粒班集体”活动。针对有不良饮食习惯的学生,由服务教师进行劝导和监督,并在学生中招募餐桌文明志愿者,劝导就餐学生文明用餐。

“厉行节约,反对浪费”真正实现了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。

移风易俗,培育节俭风尚

崇尚低碳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风尚

“自从成立红白理事会,居民操办红白喜事的规模和程序有了统一标准。”日前,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东岭社区红白理事会负责人岳巧志表示。

在全市1729个行政村成立红白理事会、将节俭办红白喜事的标准写进村规民约、创新“群众身后事”关怀机制……近年来,宝鸡市深入推进移风易俗,婚丧嫁娶大操大办、高价彩礼、相互攀比等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,节俭风尚逐渐深入人心。

推进移风易俗是得民心、顺民意的“惠民工程”,也是为群众办实事、办好事的“减负工程”。

“乡里乡亲不攀比,餐桌浪费伤不起。大操大办须抵制,文明新风好自己……”日前,“节约之星”龚方清在重庆市巫溪县尖山镇为邻居安排婚宴时,用自己编排的顺口溜向前来赴宴的乡亲们传播节约办事、节俭生活的理念。“像这样走近老百姓身边的微宣讲,我已经坚持了快10年。”龚方清说。

“自2012年开始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,巫溪县‘无事酒’越来越少。”巫溪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,如今,县里329个村和社区、近10万户家庭签订了不办“无事酒”承诺书,有效制止“无事酒”2000余起,厉行节约、崇尚文明成为人们的行动自觉。

拥抱绿色低碳新生活

经济总量居亚洲城市第四,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1/3和1/5;清洁电源装机占比近80%,绿色建筑超1.4亿平方米;公交车、出租车全面纯电动化,上路行驶的新能源汽车超过50万辆……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,深圳市大力倡导低碳、循环、可持续理念,如今,“深圳蓝”“深圳绿”已经成为低碳节能、绿色发展的城市名片。

崇尚低碳的生活方式有哪些 绿色低碳生活成为新风尚

“‘双碳’、生态、环保等话题,看起来属于自然科学领域,但实际上是人文社科类话题。”北京大学深圳人文学院执行院长于长江认为,没有人就没有生态,“双碳”技术只是手段,最终还是要通过人文的培育,改变人的行为,创建低碳社会。

不久前,浙江省宁波市首家垃圾分类“旧物焕新”超市实体店,在鄞州区白鹤街道紫鹃社区正式开业,周边居民得知后纷纷拎着大包小包赶来“旧物焕新”。

“旧物焕新”超市实体店虽不大,却分门别类摆放了书籍、玩具、鞋服、小家电、绿色植物等200多件代售的“旧物”。据超市负责人、紫鹃社区城管义工队队长陈红英介绍,这些“旧物”至少八成新、表面干净、确保不存在传染病源。

据悉,2021年以来,宁波市城管义工协会已在全市范围内累计开设17场次“旧物焕新”集市,形成了每月9日的“赶集”氛围。截至目前,已累计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旧物3230件、重约3.99吨、价值约6.3万元,累计卖出1983件、收入17160.24元,钱款已全部汇入宁波市慈善总会相关公益项目账户。

践行绿色低碳生活,要从一点一滴做起。对湖南省常德市文明家庭毛巍家庭来说,多年来已形成了一套颇为有效的“节约经”。

“家里灯泡一律使用小功率,夏天空调温度从不低于26摄氏度,白天不开灯,长时间外出会切断电源。”毛巍说,此外,在出行方面,尽量公交出行、拼车出行,能不驾车尽量不驾车。

“简约适度、绿色低碳,我们要把节约的美德传承下来,去拥抱绿色低碳的生活新风尚。”毛巍说。(记者 李睿宸)

联系我们

电话:400-123-4657

传真:+86-123-4567

地址: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

邮箱:admin@fago288.com

电话:400-123-4657 传真:+86-123-4567 地址:浙江 温州市 温州大道欧江大厦26188号
版权所有:Copyright © 2002-2025 新银河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:粤IP**********